網絡中透露了家長教育的問題
小岳是北京海淀區一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,成績不錯,喜歡網絡,最長時間連續上網兩小時,但母親還是給電腦加了密碼,每周只“開放”1小時,“母親做得也太不講道理了!”有些孩子就是這樣被父母“逼”到同學家,甚至“逼”進網吧。 有的家長在限制孩子上網、害怕孩子癡迷網絡的同時,自己卻迷上了網絡游戲。六年級學生靜靜就告訴記者,她媽媽對一種名叫連連看的QQ游戲非常著迷。父母都不能以身作則,又怎么能正確地引導孩子利用網絡呢?
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孩子說,父母長期在國外,自己跟著姨媽一家生活,從來不缺零用錢,但經常感到無聊,因為姨媽一家都不太管他,于是他常常鉆網吧,因為“在那里熟人多,大家會關心我”。
當學校和家長把成績看得重如泰山時,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感到了壓抑和挫敗。無論成績怎樣,家長的永不知足也讓孩子們疲憊不堪,師長們天天念“一山更比一山高”讓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成就感。四年級男生潘王博說:“玩網絡游戲特別是一些升級游戲會很有成就感?!?/p>
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調查還發現:無論高年級還是中低年級,孩子們一致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知心朋友,這是他們感到孤獨和無聊的重要原因。四年級王心說:“同學之間往往都是敵人,互相斗富,互相攀比?!绷壕戈种割^數:“交朋友要看什么?父母的職位、學習成績、家庭背景、外表長相等等?!备尷蠋煶泽@的是所有的孩子都對王晨的話點頭稱是。內心的孤獨成為他們走入網絡尋求發泄和認同的原動力。
多去關心一下孩子到底需要什么,不要總是拿最武斷的方法控制了孩子的自由,引導孩子正確的看待網絡,才能讓孩子成長中更愿意和家長去做好溝通的工作。
本文由四川戒網癮學校采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