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抑郁癥孩子的自述
* 來源 : * 作者 : admin * 發表時間 : 2016-05-04 * 瀏覽 : 430
我生活在我的家庭里,越來越感到我爸爸常常就是胳膊肘往外拐 ,我在外面,在學校發生任何事情, 他都會認為是我的錯。 如果我去訴苦, 他會說怎么他們不針對別人只針對你?老師為什么只罵你 ,不罵別人?肯定是你本身有問題 。當年還很小 ,開始的時候還委屈, 后來發生問題了就真的以為是因為我自己不好, 所以別人才對我不好 ,漸漸的就習慣了發生事情就馬上責怪自身。
這樣我慢慢步入了青春期 ,本該向上噴發的叛逆全部被這種自虐精神強壓在內心 。漸漸的就開始懷疑人生,懷疑生命存在的意義, 認為我原來是這么差勁的人 ,因為我差勁所以別人對我更差勁。 所以發生了那么多事情全都是因為我不好 ,那我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?
由于長期的壓抑不能爆發,我的情緒其實已經達到了一個快要崩潰的邊緣,對生活毫無繼續下去的意愿 。漸漸的就開始產生厭世情緒, 甚至認為也許自殺會讓我的生活換一種方式繼續。 所以總是想自殺 ,只要站在窗戶前就很想很想把腳踏下去, 用精神世界里的幻想死了很多次 。還好當時我沒有真的去自殺,因為顧慮重重怕母親大人接受不了死訊,萬幸對媽媽的留戀讓我活下來 。
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,原來那時候的我其實已經生病了,這種病有一個學名那就是“抑郁癥”
我并不是想說,發生的事情真的和我自身沒有關系,但是我個人認為父母對孩子最重要的是認同感, 對孩子我們當然要讓他分清是非對錯。很多事情當然要從小教育,父母的品質素質涵養會全部體現在他們的孩子身上,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。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外面受到了傷害委屈,作為父母這時候你和他講大義談哲學,但偏偏對孩子的委屈與受傷視而不見,甚至有的父母會馬上責罵孩子在外面惹了什么禍。對于外人來說也許會認為這樣的父母真是楷模,但對于孩子呢?也許孩子還沒有成長到已經能分辨是非黑白,也許孩子知道事情的原因是自己的錯誤,但是他們感到委屈的時候,作為孩子最信任的家長,他需要的是你對他的關懷和愛。這種愛是顯而易見袒護也好,偏愛也罷,他們需要的是心靈上的安慰。而父母是他們最愛的人,當最愛的人在自己受到傷害之后只會一味的譴責自己,這種不認同感會讓孩子在心靈上感到更大的失落,長期的不認同感會讓孩子在性格上產生巨大的自卑感,這種自卑感會漸漸摧毀一個孩子的信心以及對未來的憧憬。
我說出這些話,真想父母、老師們能多多理解和懂得我們這群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們,幫幫我們吧!
這樣我慢慢步入了青春期 ,本該向上噴發的叛逆全部被這種自虐精神強壓在內心 。漸漸的就開始懷疑人生,懷疑生命存在的意義, 認為我原來是這么差勁的人 ,因為我差勁所以別人對我更差勁。 所以發生了那么多事情全都是因為我不好 ,那我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?
由于長期的壓抑不能爆發,我的情緒其實已經達到了一個快要崩潰的邊緣,對生活毫無繼續下去的意愿 。漸漸的就開始產生厭世情緒, 甚至認為也許自殺會讓我的生活換一種方式繼續。 所以總是想自殺 ,只要站在窗戶前就很想很想把腳踏下去, 用精神世界里的幻想死了很多次 。還好當時我沒有真的去自殺,因為顧慮重重怕母親大人接受不了死訊,萬幸對媽媽的留戀讓我活下來 。
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,原來那時候的我其實已經生病了,這種病有一個學名那就是“抑郁癥”
我并不是想說,發生的事情真的和我自身沒有關系,但是我個人認為父母對孩子最重要的是認同感, 對孩子我們當然要讓他分清是非對錯。很多事情當然要從小教育,父母的品質素質涵養會全部體現在他們的孩子身上,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。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外面受到了傷害委屈,作為父母這時候你和他講大義談哲學,但偏偏對孩子的委屈與受傷視而不見,甚至有的父母會馬上責罵孩子在外面惹了什么禍。對于外人來說也許會認為這樣的父母真是楷模,但對于孩子呢?也許孩子還沒有成長到已經能分辨是非黑白,也許孩子知道事情的原因是自己的錯誤,但是他們感到委屈的時候,作為孩子最信任的家長,他需要的是你對他的關懷和愛。這種愛是顯而易見袒護也好,偏愛也罷,他們需要的是心靈上的安慰。而父母是他們最愛的人,當最愛的人在自己受到傷害之后只會一味的譴責自己,這種不認同感會讓孩子在心靈上感到更大的失落,長期的不認同感會讓孩子在性格上產生巨大的自卑感,這種自卑感會漸漸摧毀一個孩子的信心以及對未來的憧憬。
我說出這些話,真想父母、老師們能多多理解和懂得我們這群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們,幫幫我們吧!
上一條: 怎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?
下一條: 父母吵架多,孩子容易暴燥